惠天听书(www.HTTingShu.com)欢迎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有一座巨大的塑像。那是一个头戴桂冠的骑士,他骑坐的骏马扬起前蹄,后蹄踩着一条巨蛇。他就是俄国历代沙皇中第一个被称为“大帝”的彼得一世。
1689年9月,十七岁的彼得在大贵族支持下,将野心勃勃、把持朝政多年的同父异母姐姐索菲娅关进修道院,真正成为掌握政权的沙皇。
让众多大臣纳闷的是,彼得当朝后便将日常政务交给自己母亲、太后纳塔莉娅和几个他信任的贵族大臣处理,自己离开克里姆林宫。他有时指挥亲信士兵组成的团队进行军事演习式的游戏,更多时间他则出现在莫斯科的侨民区——日耳曼村。
日耳曼村里聚集着许多外国人,其中有医生、工程师、教师、商人、军官。与这些来自世界各地、掌握专业知识的人广泛接触,能长见识,所以彼得常来这里。他还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航海、天文、几何、数学等知识。这都是过去他很少听说过的。
原来,当时以莫斯科为首都的俄国非常闭塞、落后。农奴制束缚下的农业发展缓慢,工业与手工业水平与西欧相比差距很大,贵族子弟中也有相当多人是不识字的文盲。连莫斯科都没几所学校,医生更是缺乏。这一切,都让彼得深感俄国的落后面貌必须改变。
入夜,克里姆林宫内,烛光下,彼得让侍从展开地图。他看到俄国北方惟一通海的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港。他回忆起几个月前带着百多名官员曾到达那里,那是彼得第一次看到海洋。令他深深震动的是,港口有不少船,却没有一艘是俄国的。港口堆积的大量木材、皮毛等俄国特产,都是俄国人用人拉马运才送到这里。这些货物统统由外国商船运出去,卖贱卖贵全由外国商人说了算。况且这个港口一年有九个月冰冻着。
彼得眼光往下看,南边的亚速海、黑海,土耳其把持着。往西,波罗的海又是瑞典人控制。俄国要发展,要进步,首先要有船,要有海军,要有通向海洋的海港……想着想着,彼得不禁捏紧了拳头。
彼得在1695年发动了争夺出海口的第一次战争,攻打土耳其控制的亚速城堡,但却被土耳其人打败。没有海军是这一仗战败的原因之一。
因此彼得一世就大力抓造船、造军舰。他命令集中全国人力和材料,用皮鞭监督工程进度,同时他自己也像一名工匠一样流着汗亲自参加造船。
“只有陆军的君王是只有一只手的人,同时又有海军,才是双手俱全的人。”彼得在心里念叨着这句话。
一年半后,俄国建立了它历史上的第一支舰队。然后彼得再次发兵攻打亚速城堡。尽管这次取得了胜利,但是要战胜控制黑海的土耳其,俄国现有的舰只和造船技术力量还远远不够。看来,必须出国学习先进技术,同时用外交手段与西欧国家联络,共同对付土耳其。于是,彼得一世果断地宣布,派俄国名门贵族出身的子弟五十人组成留学生团,去威尼斯、荷兰和英国,学习航海和造船技术。他们没有完整地掌握技术不得回国;一旦发现有擅自回国者,将罚没其全部家产。然后他又决定组织一个高级使团出访欧洲各国。他本人将以使团随员身份,隐藏其中参加。
彼得的这两个决定,在贵族官吏中招来了一片反对声。当时的俄国人认为离开俄国去异国是违背祖宗教诲的行为,沙皇陛下隐藏身份出国,更是有失帝王的威严。
这天,几位贵族元老大臣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座修道院忧心忡忡地聚会。他们共同商量后决定冒死进谏,劝阻彼得出国。第二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贵族带着几位老臣求见沙皇。彼得一世一听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断然颁旨,将头脑守旧的贵族大臣软禁几天。
“朕不想见他们。请他们去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休息些日子吧。”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是当年索菲娅公主软禁彼得与他母亲的地方。彼得计划先在使节厅举行告别宴会,第二天也就是1697年2月24日,他随同总人数为二百五十人的庞大使团出访欧洲。
一切准备就绪,突然近卫队长紧急求见:“陛下,臣得到可靠消息,射击军上校齐克列尔已纠集一些武装卫士,将在告别宴会中暗杀陛下!”彼得一世听后,脸部肌肉抽搐着,表情古怪。这个齐克列尔当年就是索菲娅公主篡夺朝政时的亲信,射击军是索菲娅将彼得母子软禁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的武装卫队。少年时度过的那段提心吊胆的日子,顿时重现在彼得眼前。正因为少年时代频频遭受这种刺激,彼得才会染上每当痛苦时,脸部肌肉立即抽搐的古怪毛病。想到这些,彼得传令近卫军立即捉拿齐克列尔等叛乱分子。严刑审问后,那些乘贵族大臣反对彼得出访之际发动暴动的贵族、军官全部被处死。
“据他们招供,陛下,您的岳父和几个叔叔也是反对陛下出访的,如何处置?”近卫军队长为难又小心翼翼地问。
“哼!统统赶出皇宫,严加看管。”彼得一世毫不留情。
然后,彼得隐身其中的使团出访欧洲。在阿姆斯特丹,他参观了造船厂。彼得又打扮成木匠在船厂虚心学习。在伦敦,彼得偷偷混进议会上院听议会的讨论。在柏林,彼得在武器制造工厂贪婪地问这问那。一直到维也纳,彼得才以沙皇身份与奥地利皇帝商谈结盟反对土耳其的事宜。
一年多后,彼得一世率使团回到莫斯科,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接见文武大臣。彼得身穿简短的服装而不是俄国传统的长袍,热情又不失威严地讲述欧洲的先进文明。随后,他又严肃地说:“各位大臣留的长胡子,就是守旧、落后的表现……”说完,他拿出剪刀,不由分说将一位大臣的胡子剪掉了。在场的贵族们大惊失色。
这么多年来,俄罗斯人一直认为胡子是“上帝给男人最珍贵的装饰品”。可彼得认为要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就必须从改变陈规陋习做起。
他下令剪去长胡子,贵族不得穿宽大长袍,而要穿简短的服装。他又改革军队,扩建海军;还下令办印刷厂印报纸,开办一批技术学校,建立科学院,改变历法。他还在涅瓦河口建立了新城——彼得堡,命令居民迁入彼得堡居住,最后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因为彼得堡地处通波罗的海的芬兰湾,便于对外交往,吸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文化,改变俄罗斯落后的面貌。就这样,俄罗斯从彼得一世开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西欧各国的差距迅速缩短了。
一天,彼得一世亲自带人在彼得堡大街上种树。好多军官和士兵看到沙皇这么做,也感动地加入了植树的行列。彼得抬头看到有个军官在一旁没动手,却在狡猾地笑。彼得没有立即下令惩罚他,而是意味深长地说:“你是在笑我,看不到这些树长大成林的日子吧。不错,但我还是要这么做,因为我们的后代可以用这些木材造军舰。你是个鼠目寸光的傻瓜,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俄罗斯的利益而这么做。”这一席话,听得那军官面红耳赤,也让民众对俄罗斯的兴旺增加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