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天听书(www.HTTingShu.com)欢迎您!“别无长物”又作“一无长物”、“身无长物”。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又见于《晋书﹒王恭传》。
东晋时代的王恭,生活简朴。他在晋孝武帝时做过前将军、刺史等官职。
稽回到都城建康(现在南京),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王忱见他坐的一床六尺长的竹席,非常舒适美观,很喜欢这床竹席,就对王恭说:“你从盛产竹子的地方回来,理应多带些这类东西回来,是不是可以把这床竹席送给我?”王恭点点头,不说什么。
王忱走后,王恭派人把竹席送给了他。因为王恭只有这一床竹席,于是只好坐在草席上读书吃饭。王忱知道这个情况,非常抱歉地对王恭说:“我原以为你有好几床竹席,所以才向你开口要。”王恭说:“您老人家不大了解我。我王恭为人不考究生活上的安排,向来没有多余的东西!”《世说新语﹒德行》记载这句话的原文是“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晋书﹒王恭传》作“吾平生无长物”。
后来,人们把“无长物”引申成“别无长物”或“一无长物”、“身无长物”这个成语。意思是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不考虑生活上的安排或指做官廉洁。现在也用来形容生活贫困,空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