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天听书(www.HTTingShu.com)欢迎您!恰到好处的表扬确实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明白事情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做到。但是,平时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却经常陷入某种误区。有许多父母经常这样赞美孩子:“你真是个好女儿。”“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没有你,妈妈该怎么办呢?”“我的女儿真聪明。”这种笼统和盲目的表扬可能会让孩子不知所措。特别是在他(她)调皮捣蛋的时候,父母们经常想借赞扬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听话一些,更乖一些。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这时候我们越是赞扬孩子,他就变得越淘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们觉得父母的那种判断或者评价性的赞美并不是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而往往只是出于哄骗他们的需要。当你说“你是个好孩子,要听话”时,他可能会觉得自己那么淘气,离好孩子还差得远呢!所以,父母们的这种赞扬让孩子们觉得惭愧,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他们只好用极端的行为来表明自己配不上那种赞美。我们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就是当有人笼统地赞扬我们说“你真是太优秀了”时我们往往会感觉很别扭,因为我们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好。
因此,父母的表扬不应该演变成奉承,而更应该是一种鼓励。留心观察孩子的独特兴趣,努力察觉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在肯定孩子所取得的进步的同时,鼓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种表扬才更受欢迎。
在这方面,皮尔·卡丹的父母的教育方法颇值得我们学习。皮尔·卡丹是世界著名时装大师,是童年的一次做玩具布裙的经历让他真正发现了自己的乐趣。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7岁的小卡丹趴在绿茵茵的草坪上,眼睛漫无目标地左顾右盼。这时,他发现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小女孩,手里还拿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布娃娃。或许是被那可爱的金发娃娃所吸引吧,小卡丹走到女孩身边细细地打量那娃娃。这时那小女孩用力把那个布娃娃摔到草地上,委屈地噘着小嘴自言自语道:“你的裙子真难看,我讨厌你!”说完,小女孩转身一溜烟儿地跑了。
小卡丹心一惊,捡起小女孩扔下的漂亮布娃娃仔细看了看,发现她裙子的颜色太单调了。于是他把布娃娃拿回家,准备给她换一身色彩绚丽的新衣服,然后再将她物归原主。
母亲开始误以为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就厉声责问小卡丹。知道小卡丹只是想给那个漂亮的布娃娃换一身适合她穿的新裙子时,母亲很高兴,她给小卡丹找来了针线和碎布。晚上,小卡丹在昏黄的油灯旁精心地为布娃娃缝制小裙子。母亲边看边不断地进行鼓励、指点,当小卡丹缝了一条花裙时,当他几次因扎破了手而懊丧不已时,小卡丹的母亲都会及时地指出他已经取得的“了不起”的进步。小卡丹缝了又拆,拆了又缝。最后布娃娃终于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小裙子。第二天当小卡丹把这个穿着漂亮裙子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时,她又惊又喜,对小卡丹的杰作连连称赞。
后来那个小花裙就深深地印在了小卡丹的心中。他经常放学后偷偷到商场的服装店里去,痴迷地研究里边各式各样的服装以及他们的款式。父母开始以为他旷课而责备他,后来由于家庭贫困,小卡丹退学了,他的父母根据孩子的兴趣让小卡丹到一家小裁缝店里当了学徒。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使小卡丹最终成为了当今最有名的世界时装大师。
从卡丹父母教育子女的例子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并鼓励孩子不断取得进步,让他在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体会到付出的快乐。
反观我们自己,是否我们也注意到孩子对某一件事情的独特兴趣了呢?孩子的兴趣多种多样,父母不应该只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为了他自己选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应该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适时地鼓励他,让孩子看到他已经取得的成就,从而树立他的自信心。这样的鼓励和赞扬才是最有效的。
而现在,许多父母不会鼓励孩子,以至于使他的兴趣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母亲经常给人们说起这样一件事,她在爱迪生只有7岁时带他去拜会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化学家,想了解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化学家知道爱迪生母亲的来意之后,并没有滔滔不绝地给她讲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是带着他们母子俩去了自己的实验室,将一瓶早已准备好的溶液放在爱迪生的面前。看到这瓶五颜六色的溶液,爱迪生来了兴趣,他犹犹豫豫地伸手去摸瓶子,这时站在身后的母亲着急地断喝一声:“别动,孩子!”爱迪生伸出去的手又触电般地缩了回来。母亲怕液体有毒,就问里边是什么。化学家微微一笑,将手很轻松地放入那杯溶液中,说:“这只是一杯普通的染色剂而已,对孩子的皮肤不会产生任何的危害。而你那一声呵斥,却可能泯灭孩子的好奇心。”这件事对爱迪生的母亲震动很大,后来她就学着鼓励孩子试探一些未知的领域,从而使他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上边的例子表明,表扬需要多注意技巧,我们的表扬既不能让孩子忘乎所以又应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