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天听书(www.httingshu.com)欢迎您!2002年8月31日,安达信环球集团的美国分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宣布,从即日起放弃在美国的全部审计业务,正式退出其从事了89年的审计行业。
由于同安然破产案的联系,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于2002年6月被控妨碍司法公正罪。2002年8月27日,安达信环球集团与安然股东和雇员达成协议,同意支付6000万美元以解决由安然破产案所引发的法律诉讼。但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安然的外部审计师,仍然是这起集体诉讼的被告之一。公司先前的2.8万名员工如今只剩下不到3000人;从前的1200个公司审计客户,也都同安达信断绝了关系,重新选择了别的会计师事务所。
位于芝加哥的安达信总部大楼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些家具和装饰品。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位主管感慨地说:“这就像自己的家人到了癌症晚期,我们在看着它死去。”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创立于1913年,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2001年财政年度,安达信的全球营业额为93.4亿美元,为全球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代理着美国230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占美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7%。它在全球84个国家设有390个分公司,拥有4700名合伙人、2000个合作伙伴,专业人员达8.5万人,这些分公司同属于总部在瑞士的安达信环球集团。安达信环球集团与各个会员公司的关系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也不像是合伙人公司,而更像一个协调性实体公司——由全球会员公司组成的松散型网络。每个会员公司都与安达信环球集团签署会员协议,大家共用“安达信”这一品牌,共享基础设施,共摊管理成本,但是当某个会员面临破产风险时,其它会员可以各自逃命。
因此,当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出了问题时,其长期客户和人员纷纷流失,海外分公司肆无忌惮地“叛逃”到其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1年12月2日,拥有资产498亿美元,在美国公司500强中名列第七的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安然这位能源巨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然倒地,震惊了全世界。安达信的厄运也随之而来。为安然提供审计服务的安达信和美国政府之间开始互相指责,为自己推托责任。
当时,有关媒体披露,安然公司在2001年10月16日突然发布公告,称其前3个季度亏损6.18亿美元,并在和安达信商量之后,在11月份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报告,对1997年到2001年第二季度的报表重新编制,承认其高估利润5.9亿元,隐瞒负债25.85亿美元。除去操做会计报表,安然公司还是金融创新的大师。这家被《财富》连续五年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其创新成就却没有用在正途上,而是对金融工具巧加利用,通过新的金融工具使本来不流通或流通性很差的资产或能源商品流通起来。安然公司最终从“创新”的顶峰坠落,成为靠欺诈手段以维持高增长的一个反面典型。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闻名世界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既没有审计出安然虚报盈利,也没有发现其巨额债务。当安然公司的财务总监明确告诉法庭,安然业务安排中的每一笔都跟安达信商量过,并且经过他们的同意时,安达信在人们心目中顿时威信扫地。在安然丑闻中,安达信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被扣上了一顶帮凶的帽子。同时调查显示,安达信在审计过程中严重缺乏独立性,它同时为安然提供咨询和审计服务。安达信本身也成了丑闻的主角。
安然破产的影响巨大。在白宫焦头烂额之际,安达信也正在为其短视行为付出惨重代价。随着调查的深入,安达信销毁审计档案,公然挑衅职业道德,妨碍司法调查。这么做的后果是严重的,更加大了社会公众对安达信舞弊的怀疑。一个单纯的审计失败案例已经升格为刑事案例。这时,曾经的盟友安然公司回头一击,宣布解除与安达信的审计合同。损失惨重的安然公司的股东纷纷对安达信提出述讼。美国司法部、证券交易委员也步步紧逼。
一下子,安达信流失了65位客户,其中包括著名的德尔塔航空公司药业巨头默克药业、联邦速递等长期客户及一些政府客户。安达信的税收咨询业务被并入德勤事务所。安达信宣布裁员7000多人,占美国人员的四分之一。安达信(香港)和安达信(中国)与普华永道合并;安达信(新加坡)、安达信(菲律宾)、安达信(台湾)的业务并入安永;安达信(日本)和安达信(泰国)等并入毕马威。曾经,这些分公司“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却成了“树倒猴狲散”。墙倒众人推。安达信这家百年老店毁于一旦。众所周知,安达信“崩盘”的直接原因是销毁有关安然的审计文件。对于会计师行业来说,这当然是严重的违规操作。为什么要销毁那些文件?就因为安达信帮助安然公司造假账,虚报盈利骗取投资者,从而失去了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立足之本的诚信。
安达信忘记了信用乃是其生存的条件,被贪欲左右,终致走上不归路。在做安然公司的帮凶时,安达信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安然公司是能源界的老大,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己参与的造假不会东窗事发。安达信本想让其休斯顿分公司当替罪羊,通过销毁文件来摆脱与安然的干系,以免使整个公司信誉扫地,但这么做被证明为极其愚蠢:非但没有起到“丢车保帅”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安达信的崩溃。细究起来,美国会计业界的混业经营,埋下了安达信诚信危机的种子。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会计事务所业务的拓展,非审计业务如税务、咨询、法律顾问、人力资源及投资顾问等发展很快,传统单一的审计被多元化业务所取代,非审计业务的赢利一般占到会计事务所总收入的30%以上。这么一来,因利益冲突,本应独立的审计却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审计人员或会计事务所参股其客户的行为在整个业界十分普遍,结果出现了会计事务所有时一身兼二任的情况: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曾对一些明显犯规的事务所出示“黄牌”,试图刹住这股歪风。2000年,全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普华永道即被查处:员工或合伙人参股或者任职于由普华永道进行审计的公司,这样的行为超过8000起。2002年1月,毕马威事务所由于投资于一家其进行审计的基金,而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点名批评。
审计造假已成蔓延之势。从1999年到2001年,美国涉及盈利报告数据失真并予以修改的大公司数量有233家,在每一家的背后都有相关的会计事务所参与造假。在此大背景下,安达信不仅没有“出污泥而不染”,反而在混业经营方面最为起劲。它的合作人中有近60%来自税务、业务咨询及公司财务操作等非审计业务。2001年,安然公司付给它的5200万美元的报酬中,2700万美元是用来支付咨询服务的。在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危机中,安达信扮演着一个急先锋的角色。
同时,行业垄断使同业监督、行业自律部分失效,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安达信丑闻。美国会计法规定:一个会计事务所的监督由其它会计事务所来完成。整个会计业需要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传统上,会计业是投资者的“看家狗”,负责监督企业的财务行为,以其独立、公正而赢得社会和投资者的信任。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美国会计业被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把持着,已形成高度的垄断,它们之间虽然也在客源、地盘、人才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有互相钳制的一面,但此外它们也有利益的一致性,如在混业经营、行业的相关立法等方面。在这样一个垄断的行业中,要想相互监督其实是不大现实的。
从2001年12月安然宣布破产,2002年1月安达信承认销毁文件到3月14日美国司法部对安达信提出刑事起诉,再到3月26日安达信CEO约瑟夫·贝拉迪诺辞职,安达信从呼风唤雨的业界“巨无霸”变成众叛亲离、自身难保的“泥菩萨”,此情此景,令人愤慨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启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圣人早就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学生曾参也表达过相同的意思:“吾日三省吾身:与人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诚信不仅是一句口号。在利益面前,在生死面前,最能验证一个人对诚信的体认。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抱梁而死。”为了践约命都不要的尾生,留给我们的两个词,一个是痴情,另一个便是诚信。